2岁10个月的齐齐前段时间喜欢上尖叫,这让我很是头疼。
他的尖叫不分时间、不分地点、不分场合,只要一兴奋,就会大声叫喊,直到面红耳赤才停下。
最初的时候,他是看《恐龙当家》里的恐龙阿诺和野人点点仰天长啸,觉得好玩才模仿的,后来发展为只要他情绪兴奋就会尖叫。
后来慢慢发现他越来越喜欢尖叫了,仔细观察了一下,原来每次他叫的时候奶奶都会有各种反应,要么看着他好笑,要么双手捂住耳朵,要么半开玩笑告诉他:“齐齐,太吵了!”有时候在电梯里,爸爸担心他尖叫吵着其他人,还会伸手捂住他的嘴巴,通常这个时候他会叫的更欢。
由此的结果就是:他似乎很喜欢这种互动,觉得很有意思,所以越叫越欢。
我想,奶奶和爸爸的行为可能让他形成了一个私人逻辑:原来我做这个动作就会得到大人的关注,引起他们的反应,让他们跟自己互动,这真有趣,很好玩,而且看来这个方法很管用,可以经常用。
明白了这个逻辑,我也大致明白了齐齐尖叫的目的:第一是出于情绪表达的需要,第二是出于引起关注的需要。
正面管教有一个工具叫错误目的表,它告诉我们:孩子的每一个不当行为背后都是有信念的,只有当我们了解到这个信念和目标,我们就更清楚地知道如何引导孩子调整不当行为。而引起关注,正是其中最常见的错误目的之一。
梳理清楚找到了原因,我心里也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解决方案。
===== 小插曲 =====
无独有偶,我们正好带齐齐去参观幼儿园,这是一家蒙氏教育的幼儿园,他们倡导要理解尊重孩子,让孩子释放自己的天性,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。看得出来,齐齐很喜欢这里。
在接待处,他又兴奋得尖叫起来,接待处除了我们,还有另外一个家庭,和Kitty老师。齐齐尖叫的时候,我心里一闪而过的念头是:这种情况老师会怎么处理?心里想着,我就没有表现出任何行为和语言,爸爸和奶奶也跟我默契地保持一致。而Kitty老师呢?她也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,继续为另一个家庭介绍着学校。
再看齐齐,他发现我们都没有任何反应,好像没听见他的声音一样,大概也觉得无趣吧,只几秒钟就停止了尖叫,然后去玩树叶积木了。
这种处理方式在我意料之中,但也很是惊喜,因为效果直接而显著!
原来忽视寻求过度关注孩子的不当行为的确是管用的,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不能引起关注的时候,他自然就会停止这样的行为了。
看起来解决问题很简单——不理他,就可以啦!
这样尝试之后,我发现问题有了缓和,但是没有彻底解决。即使我们都没反应不关注,齐齐还是会不定期尖叫,原因是——忽视他的不当行为只解决了他引起关注的需求,没有解决他情绪表达的需求,当他想要表达兴奋情绪的时候,他依然会选择用尖叫的形式。
==== 解决方案 ====
这天我带齐齐在楼下散步,跟他玩冰糕化了的游戏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,玩冰糕化了的时候他跑得很开心,玩猜猜我是谁的时候说到了他最喜欢的大鲨鱼和恐龙,结果可想而知,他又兴奋得尖叫起来。
亲子小剧场
我灵机一动,把手放在耳朵边,装作很认真听的样子。
齐齐停止了尖叫,好奇地看着我,问:妈妈,你在干什么?
我故作神秘地说:齐齐,妈妈好像听到了一只尖叫小怪兽在叫也,你有听到吗?
齐齐:啊,什么尖叫小怪兽啊?妈妈,是什么小怪兽?
我:就是妈妈刚才好像听到有一只尖叫小怪兽在叫,他好像很开心,不过妈妈担心这样会吵到其他人也,你可以叫他小声一点吗?
齐齐:哦,你小声一点~
我:他听到了吗?
齐齐:他听到了。
然后他从嘴里发出斯斯的声音。
我:齐齐,妈妈好像又听到尖叫小怪兽在叫了,你听到了吗?
齐齐:妈妈,是蛇的声音。
我:哦,那你可以叫他小声一点吗?
齐齐:可以。你小声一点~
我:他听到了吗?
齐齐:他听到了。
然后他又从嘴里发出#¥&%$!%一串声音。
然后我重复了上面的问题,后来我们分别听到了恐龙、蜥蜴、火烈鸟和小狗的声音。
这过程中,齐齐很开心。最后说到小狗的时候,他的声音已经很轻了,他说:“妈妈,我叫他小声一点,会吵到小弟弟睡觉的~”
在这个过程中,我用到了心理咨询里面的一个技术,叫问题外化。就是把孩子本人和他的行为问题区分开来,那个尖叫的声音是尖叫小怪兽发出来的,不是齐齐发出来的,是尖叫小怪兽太吵而不是齐齐太吵,而齐齐是可以跟这个尖叫小怪兽沟通商量,把他管理好的。把尖叫小怪兽管理好了,就可以做到在照顾环境、照顾他人的需求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情绪,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就在这一点一滴的细节中发展出来。
以后,我想齐齐在兴奋的时候还是会用尖叫的形式来表达,不同的是他可能很快会意识到尖叫小怪兽出来了,会告诉他要小声一点,不要吵到其他人。